今天,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2021全国两会正式开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常委、银泰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沈国军今年带来了4件提案。
沈国军分别从商业、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三个领域,对加快疫后民营企业的发展、解决地方政府涉企合作遗留问题、规范使用信用惩戒措施、提升海洋碳汇战略地位等议题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形成了《关于提升融资政策精准度,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大治理“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规范政府涉企合作的提案》《关于法院应慎用“限高令”的提案》《关于提升海洋碳汇在国家“碳中和”战略地位的提案》。
扶持疫后民营企业发展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帮助民营企业从疫情中复苏。但相关融资政策毕竟难以实现全覆盖,部分行业及企业的获得感相对较弱,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沈国军建议,应建立差异化监管激励政策和引导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把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提高对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同时,加快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尽职免责办法及标准,差异化制定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沈国军认为,应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增信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设立中小民营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研究推出民营企业增信示范项目。同时,应支持服务民企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鼓励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合力化解股票质押风险,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民营企业债转股。
解决地方政府涉企合作遗留问题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各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着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不佳,政企合作执行难、回款难,“新官不理旧账”等现实困难。
沈国军建议,应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追责及考核,应严格审核政府投资类项目,形成清查机制,从源头堵住新增债务。对于现有债务,应多渠道筹集清欠资金,全力清偿。对拖欠金额多、清偿进度慢的地区,建议大幅压缩“三公经费”,并设置行政费用红线考核;建议研究制定由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其他金融工具置换存量债务的方法,节省利息支出。对清偿进度迟缓、瞒报漏报多报、台账审核把关不严的地区,应加大通报力度,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惩戒和震慑效应。
规范使用信用惩戒措施
惩戒“老赖”、限制高消费等一系列信用惩戒措施,对于化解法院的“执行难”、提高执行效率、惩戒失信行为,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部分执法单位尺度不一、乱用滥用、过度执行、片面追求执行效率、损害个别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一些地方法院在发布“限高令”时,缺乏信息核实,造成非涉案公民错误被限制的乌龙情况,一些无故受影响的企业法人,其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负面影响,甚至经济损失。
对此,沈国军建议,法院应细化信用惩戒分级机制,应当根据具体案件、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的原因及不履行的情节轻重等情况,适度采取相应力度的惩戒措施,杜绝乱用、滥用“限高令”的现象。在实施“限高令”惩戒前,应增加告知沟通、信息核实、信息公示等必需环节,避免因片面追求执行效果而导致的错误执行、侵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对于给当事人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和严重经济损失的,相应的责任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承担赔偿责任。
提升海洋碳汇战略地位
海洋生态系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正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尽早实现中国“碳中和”自主贡献目标,沈国军建议,将蓝色碳汇纳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中,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一部分,并引导和鼓励中国企业和机构将蓝色碳汇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沈国军认为,在全国碳市场中,应该明确经过科学评估和相应程序,把蓝色碳汇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抵消机制和自愿减排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海洋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沈国军表示,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应切实做好政府和人民、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传达来自企业经营一线的声音,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赋予自己的神圣职责,推动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