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澎湃新闻刊发两会报道《沈国军:加快自然保护地立法,鼓励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地治理》,以下为报道全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银泰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执行主席沈国军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自然保护地立法,鼓励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地治理的提案》。
沈国军指出,目前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自然保护地治理,存在无法登记备案、缺乏从土地权属上确保社区参与的法律机制等问题。
为此,沈国军建议加快《自然保护地》的立法工作。一是明确公益保护地的备案登记制度;二是在自然保护地立法中,将法定地役权具体化,确立公共地役权;三是采用行政合同的方式,鼓励自然保护地委托社会组织或社区管理;四是明确特许经营的制度,并优先鼓励当地社区及企业作为特许经营主体;五是鼓励普通民众以志愿者形式参与自然保护地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制度。
沈国军在提案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绿水青山,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强调的重要发展战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的起始之年,妥善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
2019年中央发布《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并鼓励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探索公益治理、社区治理和共同治理等保护方式。
尽管上述政策明确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基本原则。但目前,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自然保护地治理,存在无法登记备案、缺乏从土地权属上确保社区参与的法律机制等问题和障碍。
对此,沈国军提出上述建议,并认为社会参与才是自然保护地立法的核心。
实际上,今年已是沈国军连续第三年提交自然保护地相关内容的提案。2019年两会期间,他提出的生态保护地役权建议,自然资源部在提案复函中表示,“沈国军委员的建议非常有建设性和现实意义,自然资源部将积极推进保护地役权法律体系和相关制度研究。”
“我们将持续关注并继续投身于生态保护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公益组织和社会资本参与自然资源保护的方式和途径,以共享价值与平台思想理念推动着公益环保事业的发展。”沈国军说,身为政协委员、企业家,自己有使命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践行党和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