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中文
沈国军两会提案全文:关于加大对经营性物业减免房产税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9-03-07
阅读次数:448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要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对于如何为民营企业减税降费,使其轻装上阵,更好更有效地促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国政协委员沈国军通过调研,结合实体型民营企业的现状,形成了《关于加大对经营性物业减免房产税的提案》。他认为,民营企业不仅承载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还为国家强大、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民营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一些深耕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如酒店、写字楼、商业中心、工厂、货仓等经营性物业,他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面临的房产税、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负压力非常大。

因此,沈国军建议相关部门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税负压力,尽快制定相关减免税收的配套举措,让企业尽可能多地吸纳就业、创造就业,为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下为提案全文:

减税降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税费负担重是最突出的问题。其中,作为实体经济中承载就业的主要渠道,经营性物业所面临的房产税税负尤为突出。根据走访调研北京市部分经营性物业的情况,在企业亏损的情况下,其房产税占应税总额的比例普遍在60%-70%,企业税负压力明显,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营困境。这种情况既没有充分考虑到各行业的发展差距,也不能体现出政府对不同行业进行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侧重和关爱,不利于促进各种业态之间协调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减税降费工作,切实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维持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态势,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广泛实行“从价计征”经营性物业房产税。目前税法同时规定了“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两种方式,但企业究竟应该按照哪种方式缴税,各地判定标准、执行力度并不完全一致。这客观上造成了各地对相同行业、甚至相同企业的差别化对待,税负情况轻重不一。建议对经营性物业广泛实行“从价计征”房产税,这样既能简化计算手续、提高征管效率,增加公平度和透明度,也更有利于各地贯彻减税降费政策,促进当地民营企业的复苏和发展。

(二)优化税务分类管理,建立房产税梯度税收制度。经营性物业包括酒店、写字楼、商业中心、工业厂房、货仓、医院、学校、集贸市场等多种形态,涉及领域众多,各地区、各领域行业特点、发展水平、竞争态势差异较大。建议针对不同类别的经营性物业进行分类管理,在经营面积、资产总额、总体税收贡献等多项指标上细化评价标准,建立“共同但有区别的”、有利于各行各业和谐发展的房产税梯度税收制度。

(三)进一步扩大房产税减免政策适用范围。目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已对部分去产能和调结构企业、科技园、孵化器等企业实施免征房产税政策。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民营企业短期难以脱困的背景下,亟需进一步扩大经营性物业房产税减免政策的实施范围。建议对于租赁收入已按法律法规足额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经营性物业,将其房产税按照一定比例退税返还或减免;对于经营不善造成三年以上(含三年)持续亏损的经营性物业,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企业,给予减免其房产税的优惠,鼓励其调整结构、转型发展。

(四)对重点项目探索设置房产税免征额。遵循“先行先试”的原则,对于纳入国家级示范或试点项目、省级重大经济项目的经营性物业,设置一定额度、一定时期、一定面积的房产税免征额,依靠税收调节切实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商业龙头企业。

(五)进一步规范各地房产税税务操作标准。房产税是地方税的一种,各地在征收对象选择、征收方式、执法操作流程、执行力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建议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针对经营性物业房产税的税务操作标准,为广大企业营造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